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章 新兵蛋子

易小山感受着怀里抱着的太极图,虚想着它的圆转不断、阴阳变化。

第一次觉得由真气凝成的太极圆圈在十倍重力加持下有如实质。

双手成圆形向右击出,太极图真气却并未消散。

这一刻少年体会到了太师祖爷爷所教“圆转不断”四字的精义。

随即左圈右圈,一个圆圈跟着一个圆圈,

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正圈、斜圈,一个个太极圆圈发出,打的忘乎所以。

他又回忆起太师祖爷爷在青竹小院里,第一次传授三师祖和清风明月太极拳时的情境。

起式、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勾步、手挥琵琶、进步搬拦锤、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

普普通通的出拳递掌,没有天地异象。

太师祖爷爷动作舒徐,每个拳招都让学拳的三人看得很清楚。

易小山之前一直以为他是故意将姿式演得特别缓慢,好方便徒子徒孙学拳。

但今天想起太师祖爷爷在施展第七招“手挥琵琶”之时,

左掌阳、右掌阴,目光凝视左手手臂,双掌慢慢合拢,竟是凝重如山,却又轻灵似羽。

为什么两种极端会在太师祖爷爷手中呈现的如此自然?

“我这套太极拳,跟世间大部分武学之道全然不同,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这拳劲首要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用意不用力,太极圆转,无使断绝。”

易小山根据回忆的拳路,在圆形大厅开始演练太极拳。

十倍重力之下,他的动作极其迂缓,但慢慢逐渐加快,到最后的几招已经接近了平时日常练功的拳速。

但两者之间却是天差地别!

以前练习太极拳,他动作缓慢,是因为太师祖爷爷传拳时的拳速就是如此。

但今日演练,最后的这个拳速已经是他使出浑身解数后,所能够追求的最高拳速了。

此时体内纯阳无极功疯狂运转,浑身汗如雨下,真气极速消耗。

一套拳招打完,不亚于背着白大褂研究员从二倍重力区走到对面的白光通道。

原来太师祖爷爷的动作并不是真的慢,而是举重若轻,要点在于重字上面。

看似轻飘飘的一掌,其中蕴含着千钧之力,怪不得一拳递出院内青竹沙沙作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