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章 爱才之心

在创作过程中不需要更改角色名称,策问环节是由主试官提出当下急需解决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产等问题,由应试者表达观点并给出书面答案。虽然这个环节有一定意义,但是很多读书人的见解往往偏于纸上谈兵,提出的对策并不切实际,甚至显得愚昧可笑。实际上,就算是朝中的衮衮诸公,有时看法也挺逗趣的。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所以在评价时,只要应试者的经义和诗赋做得出色,策问部分如果不是特别离谱,通常还是能够过关的。

然而,李学士属于少数的主战派,并且曾因坚持立场而遭到打压贬谪。幸运的是,他在过去一年里得到了宋徽宗的重新启用,官复原职。因此,他决定从科举的策问环节开始着手整顿,提升朝廷人才的质量。对于那些策问答得差劲或者过于功利主义的考生,李学士毫不犹豫地打上大大的“不合格”。

当他看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比如将农业问题与天子治理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认为皇帝无道才会引发蝗灾;面对金辽可能的南侵提问,竟然有人提议学习孔子周游列国的方式逃避,或者主张用大宋的财物,派遣公主和亲,割地赔款以换取所谓的长期和平。对此,李学士愤怒至极,直斥其愚蠢荒谬!

尽管主战和主和之争是个敏感问题,李学士如果仅因为策问偏向于讨好金辽而否定考生,恐怕会引起礼部复审官员的反对,尤其是如果他们本身就倾向于主和。为了确保筛选掉这类人,李学士必须在经义、诗赋和论着中寻找考生的瑕疵。如果确实找不到别的理由,他就不得不鸡蛋里挑骨头,判个不合格。毕竟作为主考官,他的意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他考官多少会尊重他的判断。即使到了礼部复核阶段,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毕竟复审只是个形式而已。

李学士一边愤慨地批阅着试卷,一边寻找不合格的理由,连续否定了上百份试卷,只给出了寥寥几个“合格”。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疲劳。直到他看到了一份格外显眼的试卷:“嗯?字体真好!”

李学士眼前一亮,发现这份试卷是由专门的人抄录的,抄录者的字迹虽然清晰,却并无过人之处,甚至还略显平庸。但与这份试卷相比,之前的几份简直就像狗屎一样不堪入目。李学士看出,抄录者在抄写这份试卷时,竟被其笔法所牵引,使得字迹有了飞跃般的进步。

李学士对此颇感兴趣,浏览了一下试卷的其他部分——经义、论和诗赋虽非旷世之作,但也称得上优秀,更让他感到惊奇的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